三峡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2009-04-08 09:56:00
一、学校概况
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与优势明显,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湖北省属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6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具有62年的办学历史,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2009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审,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座落在水电之都宜昌,现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
学校现有21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现有32个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湖北省立
学校建有长江三峡滑坡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建设项目),3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湖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监理、勘测甲级资质,水利工程设计、电力工程设计乙级资质,是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的水电工程建设甲级监理单位,是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重点科研项目300余项,累计项目经费近4亿元;获授权国家专利1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239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0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达980余篇;有6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有6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项。
二、调剂政策及研究生激励机制
1、报考其他高校符合国家调剂政策调剂到我校的考生,按照网上调剂系统确认先后顺序,在每个专业调剂考生中有50%可优先享受公费政策,其他调剂考生一次性交纳5000元培养费,奖学金等同公费生。
2、全员奖学金制,学校设有一、二、三等奖学金,所有统招研究生都可享受奖学金。
3、学校设有一个校内研究生创新基地,5个校企合作研究生创新基地,设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一定研究基础、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选题。
4、每位研究生都有个人工作台和导师研究团队。
5、学校设有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资助金额1500元至3000元不等。
6、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并加大对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的奖励力度。 7、对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校将协助提供研究生勤工助学岗位和协助办理助学贷款。 8、我校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人一间寝室,带阳台、卫生间、写字台、电话、网络,住宿费1200元/人·年。
三、调剂条件及调剂程序 调剂条件 1、考生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方可调剂:(1)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专业应为同一或相近专业。调入考试科目设有统考数学专业的考生,其初试科目须包含统考数学或理学门类的招生单位自命题数学。 2、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的该照顾专业所在门类的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 3、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的基本要求。 调剂程序 1、考生自行登录“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递交调剂申请。 2、相关学院下载申请调剂考生材料并审核。 3、相关学院通过调剂系统通知已审核合格考生参加复试并向考生发放调剂函并通知考生网上确认。 4、复试结束后,研招办通过调剂系统将拟录取考生置待录取标志并通知考生确认。 5、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根据考生调剂申请和接收单位调剂函寄送考生试卷到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 6、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审核考生资料,以考生试卷到达为准录取考生。
四、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联系方式:0717-6392638 传真:6393366
E-mail:yzb@ctgu.edu.cn 学校网址:www.ctgu.edu.cn
学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邮政编码:443002
五、调剂专业、联系方式
所属学院、 代 码 |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
联系方式 |
分管院长 |
001 土木水电学院 |
080104工程力学 |
|
吴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8935 E-mail:wuhailinwhl@163.com |
081402结构工程★◇ | |||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 | |||
081504水利水电工程★☆◇ | |||
430114建筑与土木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 |||
430115水利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 |||
002 机械与材料 学 院 |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方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7568 E-mail:fzf@ctgu.edu.cn |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 |||
430101机械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 |||
003 电气信息学院 |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董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2535 E-mail:dqkyb@ctgu.edu.cn |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 |||
430108电气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 |||
004 经济与管理 学 院 |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
|
郑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4531 E-mail:zhengxz@ctgu.edu.cn |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 |||
005 政法学院 |
030204中共党史 |
|
田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3933 E-mail: tqtt1219@***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
006 医学院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盛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7368 E-mail: shengdeqiao@*** |
100102免疫学◇ | |||
100210外科学 | |||
100211妇产科学 | |||
100706药理学◆◇ | |||
007 理学院 |
070104应用数学◇ |
|
于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2695 E-mail:yulin@ctgu.edu.cn |
070205凝聚态物理 | |||
008 文学院 |
040106高等教育学 |
|
李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3317 E-mail: lixunhuan1973@*** |
050101文艺学◇ |
|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 |||
009 外国语学院 |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
|
林书记 办公电话:0717-6394478 E-mail:Linli121@*** |
010 化生学院 |
070303有机化学 |
|
陈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5643 E-mail: fangqing1963@***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71012生态学◇ | |||
077906药理学 | |||
011 地质灾害防 治研究院 |
081401岩土工程★◇ |
|
张院长 办公电话:0717-6392059 E-mail:dzxk@ctgu.edu.cn |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081803地质工程 |
★立
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说明
按照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2009年是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年,为了做好我校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招生对象:主要招收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培养方式:全脱产在校学习,可以单位委托培养,也可自筹经费培养。
三、毕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后,发给毕业证和学位证。委托培养的研究生到委托培养单位就业,自筹经费培养的研究生可进行“双向选择”或学校推荐就业。
四、招生办法:
1、申请报名办法:凡达到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A类地区初试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在复试报到时间内,在各学院选报与报考学科专业相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的专业领域。如申请报名人数不足的专业领域,可向校外调剂复试录取。按照报名顺序,录完为止。
2、申请报名条件:
原则上初试科目中设有数学考试科目的考生均可申请。
3、各学院应对报名参加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组织复试,复试办法与三峡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相同,复试中着重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还应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4、原则上按1:1.2的比例进行复试录取,录取成绩原则上按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的权重进行加权处理后排队从高到低录取。
5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应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对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录取。
五、我校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院及招收的专业领域
学 院 |
联系电话 |
专业代码 |
专业领域 |
土木水电学院 |
0717-6392165 |
430114 |
建筑工程 |
430115 |
水利工程 |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0717-6397573 |
430101 |
机械工程 |
电气信息学院 |
0717-6392670 |
430108 |
电气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