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

交叉学科 农学 医学 工学 教育学 文学 法学 理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学校介绍:

●学校概况

湖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学校(国际代码10517),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校园面积近16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35亿元,图书馆藏书180余万册,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320余万种。面向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本科和民族预科学生,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民族预科生及留学生17000余人。

●校园环境

学校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城区。恩施州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陕渝,沪蓉高速、沪渝高速、宜万铁路横贯境内,与学校毗邻的许家坪机场可通达全国主要城市。这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2℃,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神奇的山水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宜人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使这里成为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之称,被誉为祖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学校依山傍水,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幽雅,独具民族风格的校园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学生求学成长的理想之所。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附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共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民族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学、中医学、中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8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含文艺学等3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会计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21个本科专业可选修第二学士学位。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9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7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试点学院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1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个。有湖北省十三五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3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一级学科被纳入湖北省协同创新计划。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2个。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技术推广中心7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2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86人,其中教授135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等各级各类专家50余人。

●科研成果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3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3项;出版学术专著12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200篇;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6项一等奖。

人才培养  

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自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与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和多元的培养模式。学校现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44人,覆盖全校所有学科,多年来,我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并多次取得良好成绩,我校多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项研究生学术成果获得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奖”,连续两年推荐毕业生获得湖北省“长江学子创新奖”荣誉称号。根据统计,我校研究生历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CSSCI等索引收录。学校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高层次专门人才1000余人,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知识背景获得了广泛赞誉。

●国际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芬兰和加拿大等国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外国留学生和汉语进修生。

●校园文化

学校推行“一院一品”、“一月一节”,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每年举办辩论赛、歌手赛、主持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素质拓展活动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民族文化节等校园文化品牌。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并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出。由学校21名学生参演的湖北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学校九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多彩民族和谐民院民族文化节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25项,获省级奖项654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53篇,获授权专利19项,学生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10项。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和表演项目中共获得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学校地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学院路39号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