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长春工业大学建校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法、管、经、教育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长春市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学校经过多年建设,培育了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办学精神,形成了敬业奉献、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勤奋求实、笃学创新的学风。学校在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多年来,学校坚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科学学院、信息传播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白城工学院等17个学院和体育教研部、军事教研部等2个教研部。
长春工业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举办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35所院校之一。学校从1983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起与外校合作培养博士生,1999年获准开展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3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46个本科专业,在工学、理学、文学(包括艺术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中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10个工程领域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资助学科。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05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办学格局。
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素质与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905名,其中教授116名,副教授357名,博士生指导教师15名,硕士生指导教师350名。教师中有吉林省学科建设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讲教授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吉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名、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3名,先后有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2名、全国百名优秀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名、吉林省教学名师2名、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中青年教师队伍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为骨干,他们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学校建有23个研究所,7个科研基地,1个省重点建设的工程训练中心,2个省重点建设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一级实验室。各类专业实验室设备精良,有水平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金属X射线分析仪、各种数控机床、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大型设备及其它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校图书馆藏书110万册。学校还有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及省内一流的田径运动场等。学校的计算机校园网通过光纤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学生在校园内随处可以享受宽带网络服务,阅读数字期刊和电子图书等。
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依托一汽、吉化等大型重点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共承担科研课题310项,在研经费6400万元。近两年来,我校承担或与合作企业共同获得了两项国家863项目、两项国家发改委“振兴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一项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等一批国家课题,合作经费达2.1亿元。五年来,我校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56项,发表学术论文5636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等检索收录396篇。
学校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培养规模扩大的同时优化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对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逐步得到完善。加大了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对学位论文工作精力投入,狠抓学位论文工作,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质量检查,将学位论文送到校外盲审,要求各学科严把学位论文答辩关,对排名在后30%的提出警告并实行预答辩,师生质量意识在逐步增强,有效的促进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连续多年取得好成绩。我校的研究生招生各环节工作校纪委、校保密办同志全程监督、指导,保证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连续多年就业率达100%。近年来,已有百余名硕士毕业生考取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等单位的博士生,考博率每年都在30%以上。
我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连续2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学校重视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研究生社团组织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如:研究生公开发表创新性研究论文评奖,研究生英语大赛,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中国青年创业能力大赛”,组织研究生志愿者开展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英国佩斯利大学、日本新潟经营大学、韩国浦项1大学、韩国灵山大学、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等国外大学互派留学生,并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协作。我校培养了多名外国留学研究生,其中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韩国留学生已学成回国。
研究生部作为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被评为“吉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和质量强校工程,为把我校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